“双碳”目标提出的两年多以来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应对减排挑战,明确减排目标,并制定减排计划。企业在挑战中创造增长机遇,而绿色供应链可以为企业提供最优解决方案。
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,也是碳排放的主体。从全球来看,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80%,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7%-76%,碳排放量占71%-76%。而中国城市碳排放占全国总量比重更高达85%
IPE致力于收集、整理和分析政府和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,搭建环境信息数据库和蔚蓝地图网站、蔚蓝地图APP两个应用平台,整合环境数据服务于绿色采购、绿色金融和政府环境决策.
挑战一:城市的降碳和减污工作尚待更好地协同。
城市双碳指数研究表明,以PM2.5为主的城市大气污染,与城市碳排放强度呈现高度的一致性,有必要协同推进“双碳”行动和蓝天保卫战。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、能源结构偏煤、运输结构偏公路的基本国情尚未得以根本改变,污染物排放量总体仍然超出环境容量,这些问题难以通过末端治理加以解决,而需要依靠双碳战略驱动结构调整来缓解。将双碳指数中的排放趋势分指数得分与同期PM2.5下降率进行比较,两者相关性不显著,意味着较多城市的“双碳”行动尚待与大气污染治理有效协同。
挑战二:重点城市碳达峰目标和“双碳”行动路径有待进一步明确。
评价显示,多数城市碳达峰目标尚待明确,碳中和目标更是仅有2个城市公布。当前距离全国实现碳达峰仅有不到7年的时间,各城市“双碳”相关目标和路径的缺位,低碳转型和绿色投融资缺少必要的可预期性,不利于引导各界广泛参与。“双碳”行动路径有待明确。
挑战三:多重目标下碳排放控制难度加大,碳排放占比偏高的工业大市表现不尽人意。
碳排放量高的前10个城市排放总量占110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%。其中唐山、榆林等这些传统重工业城市,双碳指数得分靠后。如何在保持全球制造业大国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脱钩,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艰巨挑战。
挑战四:能源统计信息披露不足,碳排放数据披露制度有待统一。
参评城市在全社会分品类分行业能源消费、能源消费结构、全行业能源消费等指标公开上仍存在欠缺。其中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数据缺失度最大。能源与碳排放信息披露不足,不利于城市开展后续的碳达峰碳减排工作,同时影响其“双碳”目标的可靠性以及公信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