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周期评价(LCA)相关标准为确定碳足迹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。在碳排放核算方面,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包括发电、钢铁、化工等24个行业的《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》,以指导行业及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。
“零碳”有“净零碳”和“碳中和”两重概念。2018年,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对“净零碳建筑”的定义为:高效节能的建筑所有的能耗都由现场或者场地外的可再生能源提供,以实现每年的净“零碳”排放。
生命周期评价作为国际通用的绿色评价工具,经过近50年的研究和发展,已逐步趋于完善,且在支撑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长期以来,中国的企业环境管理总体状况并不十分理想,多数中小型企业仍然延续传统经营模式,污染物的处置与管理并不科学,先排放后治理的思维仍然存在
1.碳排放量控制:企业必须定期监测和报告其碳排放量,同时采取措施减少排放,确保其达到可接受的水平。这通常涉及使用清洁能源、优化能源效率、减少废弃物排放等。
2.资源管理:企业需要持续努力,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,从而减少浪费,采取可持续的原材料采购和资源利用策略。
3.生产工艺改进:零碳工厂需要不断改进其生产工艺,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。这可能包括采用先进技术、自动化系统和智能监控。
4.员工培训:员工在环保和碳减排方面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,他们需要理解并积极参与工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。
5.监管合规性:企业必须遵守所有相关环境法规和政策,确保其操作是合法的和符合道德伦理的。
实现零碳工厂和园区,首当其冲的是能源结构转型,尽量高比例使用再生能源,这个是重要前提,否则后续面临的挑战会是巨大的,其次是节能减排与能源的精细化管理,尽量降低能耗,提高能效,再者是循环利用,无论是厂区和园区的资源再利用,还是外部资源例如雨水的回收利用,都对降低碳排放有着很大帮助,最后是碳汇方面,要多增加创造碳汇的项目,以抵消碳排放,实现碳中和,植树造林目前仍旧是主流的实现方式。